棒球狂熱 – Baseball

2024 亞洲門戶交流賽圖文雜記 (Day 3 & 4)

散策

昨天沒有開車去球場。回程是搭晚宴時才認識的新朋友的便車回來。
我們預約了今天要一起去吃美崎牛(我是一定會喝酒的),所以他邀我今早再坐他的車前往球場。
掙扎了一下,還是決定依自己的步調出門,慢慢走到球場。

經過昨天太陽的荼毒,今天不敢穿短袖出門了。
套了一件薄外套。寧可流點汗,也不要被曬傷啊!

住宅區一隅。總覺得那顆長在二樓高度的樹很有趣。配上斷垣殘壁,很有感覺。

Read More

2024 亞洲門戶交流賽圖文雜記 (Day 1)

出發

一大早六點就出門,出發去坐高鐵,然後換機捷到機場。
清晨的空氣特別冷冽,在機捷的月台上格外能感受到陣陣刺骨的冷風。
石垣島也是一樣的天氣嗎?

大約七點二時抵達機場報到櫃檯,結果發現場面比我想像的混亂不少....

主要應該是因為球員行李和球具太多,所以報到的進度有點緩慢。
我原本以為球員會有另外的通道、球具也會專案處理的說....看樣子是想太多了。

Read More

全主場時代球迷與球團的心態調整

按:此文為 2014 年 Lamigo 桃猿隊實施「全猿主場」之初,於 Blogger 及 PTT 上發表過的文章,單純搬運回來當作備份。

我從職棒紀元前的「甲組成棒聯賽」開始看台灣成棒/職棒,看著看著竟也有二十餘年了。職棒走過了二十多年的「草創時期」,今年終於有個球團完全落實屬地主義,打破二十多年來「壁壘分明」、「漢賊不兩立」的傳統,將整個內野區劃為「主場球隊責任區」。突破「傳統」的做法想當然爾會引起話題和爭論,不過平心而論,這樣的做法完全符合世界潮流,是中華職棒的一大進步;球迷間的反應也以正面居多。而其他球團雖然有些反對的雜音,但目前的趨勢看起,各隊都多多少少朝著「全主場」的方向前進中。

不諱言地說,我目前支持的球隊正是實施「全猿主場」的 Lamigo 桃猿,今年的「全猿主場」當然也進場體驗過了幾次。對於球團努力的成果,我給予高度的肯定!不過,也許是二十多年來那種壁壘分明的對立心態還存在我們心中,我覺得球迷們(尤其是客隊的球迷)好像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的改變。另外,目前的「全猿主場」做法我也覺得還有些可以調整的地方,藉由這篇文章來一起討論。

Read More

Lamigo與我有猿 – 我們的猿份

(原文張貼於 PTT https://www.ptt.cc/bbs/Monkeys/M.1571754227.A.BF7.html

2019 年 10 月 17 日,台中洲際棒球場。我跟著數千名的十號隊友們,一起拋下了藍色的彩帶。終於,我們親眼見證了 Lamigo 王朝的誕生。手上拿著印著「劉玠廷」的毛巾,聽著領隊講話,一向被老婆笑說沒有眼腺的我,眼眶也忍不住濕了。

劉家經營這支球隊 16 年了,而我也當了 15 年的熊/猿迷。我想,是時候整理一下這十多年來的回憶了。


Read More

「感謝日本」布條背後的故事

DSC_7498e

這次日本馬拉松式看球之旅,最重要的計畫,就是這張「感謝日本」的布條。

開始籌劃旅行是過年前的事。過年期間台灣發生了不幸的事情,接下來看到日本人們以「報恩」的態度支援救災、募款,內心真的相當感動。台灣在 2011 年對日本伸出援手,日本人一直到今天都還在感謝台灣。這次的感謝計畫,我是懷著「如果不表達感謝之意,就太失禮了」這樣的心情進行的。

Read More

《九降風》

我從來都不曾是時報鷹隊的球迷。
但是當我看到電影中廖敏雄低頭不語的那一幕,我還是忍不住地流下涙來。
我想,那不是演技;而是面對自己過去的犯下的錯誤時,最深切的反省與懺悔。
看到這一幕,只要是棒球迷,應該都會被感動吧?
(還是只有「不離不棄,被當北七」的中華職棒迷才會感動?)

我想起了《夢幻成真 (Field of Dreams)》。

然後,我又想到最近職棒的「黑米事件」(米迪亞暴龍打假球案)。
真是諷刺....《九降風》上映的時候「黑米」還沒爆發呢!
(雖然這幾年中職每年都有假球風波)
如果說,導演是希望藉著最後一幕,讓廖敏雄一棒將過去的是非拋開,迎向未來;
那麼「黑米事件」就像是打了導演一巴掌,再丟下一句「好傻好天真」。

喔,當然,《九降風》不算是棒球電影。
只是棒球迷來看會更有感觸。

《九降風》是個描寫青春的故事。
導演林書宇和我同年,所以也可以說是紀錄我的青春年代的電影。
職棒、時報鷹、寶島少年、Saturn、灌籃高手、MTV、阿妹、張雨生、Eva、同級生....
當然,我的生命沒有主角們那麼多采多姿,我們學校也沒有女生(泣),
但電影中的一幕幕,仍然是我的青春。

也許是前一陣子《海角七號》的強烈節奏還殘留在我心中,
《九降風》那種淡淡地流過的劇情讓我有一些些不滿足。
但別誤會了,導演的述事能力是很不錯的,整個影片也很流暢。
要怪只能怪《海角七號》口味太重了。

於是我放鬆自己,讓「九降風」帶著我恣意地在九○年代的氣味中飄浮著,
直到張雨生的歌聲結束。

我想,這是享受《九降風》的最好的方式吧!

只差一步的完全比賽——日本精神的徹底表現

同樣一件事情,在台灣或美國可能引來球迷的不解與謾罵;但在日本,卻被尊為美德。

昨天,在日本名古屋巨蛋球場,中日龍隊與日本火腿隊為了「日本第一」的頭銜而拚戰。在這場比賽之前,中日已經在 7 戰 4 勝的賽制中取得了 3 勝 1 敗的絕對優勢。無路可退的火腿,派出了隊上的達比修.有,企圖延長戰線;而中日則派出加入職棒 6 年從未在季後賽中登板的山井大介應戰。

達比修果然厲害。在主投的 7 局裡面送出了 11 次的三振,只被擊出 5 支安打失 1 分。但是,山井的狀況更是驚人!投到第 8 局結束,居然沒有讓火腿的任何一名打者上壘:沒有安打,沒有保送,隊友也沒有任何的失誤。完美。

山井只要在第 9 局再解決三名打者,就可以獨力完成日本總冠軍戰史上的首次完全比賽 (perfect game)。這樣的記錄,就算在有百年歷史的美國大聯盟也只有一次。山井投完 8 局只投了 86 球,而且中日有 3 勝 1 負的優勢;再說若是山井在第 9 局讓任何一個人上壘,中日也還有機會把守護神派上場……而這可能是山井這輩子唯一一次完全比賽的機會,他應該會繼續投下去,挑戰這個記錄吧?

結果,他被換下去了。換上了中日龍隊的王牌守護神岩瀨仁紀。

教練團這樣的決定令我感到意外;而 PTT 的鄉民們也是罵翻了天。雖然結果是岩瀨順利解決了火腿的三名打者,和山井聯手創下完全比賽的結果,同時也讓中日龍隊順利登上「日本第一」的寶座;但是這個差一點點的完全比賽紀錄,還是讓人留下一絲遺憾。

在翻閱今天日本媒體的報導前,我就在猜想:日本媒體大概不會對這樣的調度太感意外,也許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。畢竟日本人是「團隊榮耀大過個人成就」的民族,為了成就大我犧牲小我的故事時有耳聞。但顯然我把日本人想簡單了:他們並沒有一筆帶過,反而大大地讚揚山井為了團隊榮譽放棄記錄的精神,以及中日教練團果斷的判斷力(雖然這有點結果論啦)等等。

我引用了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新聞,懂日文的可以看一下。其中很有趣的一段是說,打擊教練在 8 局結束後問山井「體力還行嗎?握力還可以嗎?」聽起來是在關心選手的狀況,但對日本人來說,就是「為了團隊,你是不是應該下場休息了?」然後,山井就『瞭解』了,並且主動提出「希望能換岩瀨上場」的要求。這樣的互動剛好也是日本職場論理以及日本人喜歡傳達「弦外之音」的最佳例證。

這只是一場球賽,卻是日本民族性的極致表現。也許日本人的這些精神造就了他們不凡的成就,但,回到這場球賽,身為球迷,我還是感到那麼一點點地遺憾……

 

Read More